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易患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2019年05月29日 91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昨天看门诊时一对年青的父母亲抱着一个3岁小孩,就诊时她问我:“张教授:这又是睑板腺囊肿吗?上次在左眼上眼皮边长一个它,只有一个多月就长好大,结果医生做全麻手术才治好,现在右眼上眼皮和下眼皮又长出小它,是不是又是睑板腺囊肿?怎么又长罗?要不要手术?有没有不做手术的办法?有没有办法预防复发?”我说你们别着急,仔细检查后告诉她,宝宝是患是患的睑板腺囊肿,就她提的问题一一回答如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1.什么是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最初是腺管上皮细胞增生,使其周围的淋巴细胞巨细胞和大量纤维性组织因受压而形成囊壁,中央部组织逐渐退化形成胶样物质甚至液化。是一种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该病进展缓慢,可反复发生。可在眼睑上可触及坚硬肿块,但无疼痛,表面皮肤隆起。

    2.儿童为什么儿童易患睑板腺囊肿?

    儿童形成睑板腺囊肿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和人体睑板腺分泌有关,与饮食结构不均衡也有一定的关系,喜欢吃油炸食品、辛辣食品,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喝开水的儿童,经常发生板腺囊肿的患儿。另一些人群则是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由于我们长时间对着电脑、电视、手机辐射较大的电器,使眼睛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也易导致眼部腺管油脂分泌不畅。不注意眼部清洁和用手揉眼睛再次致其细菌感染,形成急慢性结合的囊肿。此外有部分是脂溢性体质,本身油脂分泌较为旺盛,包括眼部腺体也会有较多分泌物,容易造成堵塞感染。

    中医将睑板腺囊肿称为胞生痰核,其的病因多由过食辛辣刺激、油腻厚味,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气血混结而成。

    3.儿童睑板腺囊肿早期有哪些症状?

    儿童睑板腺囊肿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眼病,多发于上睑,也可以上、下眼睑或双眼同时发,病程进展较缓慢,儿童腺体分泌旺盛,增殖能力强,发病率也特别高。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或有重坠胀等不适感。本病病程进展缓慢,患者来诊时患病往往已数周或数月。大者可在皮肤面见结节隆起,触摸皮肤面有黄豆大或绿豆大小的肿块,质地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边缘清楚。翻转眼睑,可见患处结膜呈红色、紫红色或灰色。因为儿童皮肤薄,可自结膜变色处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肿块变小,但逐渐产生肉芽组织,形成息肉样物,此时患眼有摩擦感,并刺激结膜,产生分泌物(眼眵)。也有不少儿童睑板腺囊肿容易形成皮肤面型,这时睑板腺囊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囊肿逐渐增大,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有的家长认为是睑腺炎(麦粒肿)以为溃破会消散,其实这种睑板腺囊肿与睑腺炎不是同一种病。

    4.儿童与成人睑板腺囊肿有什么不同?

    儿童睑板腺囊肿:儿童的眼睑皮肤比较薄,也很娇嫩,发生睑板腺囊肿容易形成皮肤面型,这时睑板腺囊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囊肿逐渐增大,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睑板腺囊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而且儿童睑板腺囊肿尤其是1~3岁的儿童多见,且易反复发,可在一只眼睑皮上发多个。

成人睑板腺囊肿:多为单个,最初发病时,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肿块可以长时期不变,不易被患者发现,有时偶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才被发现。因此,患者往往讲不出具体发病时间,多为结膜面型。

    5.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与睑腺炎(麦粒肿)有何区别?

    请点击此处查看: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与睑腺炎(麦粒肿)有何区别?

    6.睑板腺囊肿的早期有什么方法治疗?

    睑板腺囊肿虽然不痛、不痒,但细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小孩眼皮下有小它,有的也会及时到眼科就诊。这时检查囊肿的肿块如果直径只有3~4mm大小,可认为是睑 板腺囊肿的早期,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⑴早期睑板腺囊肿只有绿豆大小时,可每天做湿热敷,先将毛由放入脸盆内,倒入热水,待温度到在42度左右,有热气,但不能烫伤皮肤,拧干毛巾,热敷双眼(热敷时要闭眼),热敷后按摩肿块促进吸收消散。

    ⑵当睑板腺囊肿位于泪小点附近时,可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入病灶内进行治疗,使用量可视病变大小而定;对患者应随诊观察治疗效果。应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多次注射后可导致注射部位永久性脱色素或局部皮肤萎缩,因此不能连续多次注射。

    ⑶睑板腺囊肿若伴有炎症时,皮肤潮红,可在病变局部微波理疗,1次/日,疗程视病情而定。

    ⑷睑板腺囊肿若伴有炎症或囊肿较小时,可外敷中药封包(我院门诊有),1次/日,每次敷药5~6小时,或是小孩睡前敷药,次日早晨取除,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需要2~4周。

    7.睑板腺囊肿中药治疗

    睑板腺囊肿不大,肿块约4×4mm大小,或家长不愿意小孩手术治疗者,可先服中药治疗。

    痰湿结聚证:眼睑皮下可触及绿豆或黄豆大小结节,推之不动,压之不痛,皮色如常,舌质淡红,苔白薄,脉滑。治法:化痰散结。化坚散结汤加减:方药:茯苓12g,陈皮10g,僵蚕10g,制半夏10g,黄连3g,浙贝母10g,蝉蜕6g,太子参6g,鸡内金10g,甘草3g。

    痰湿化热证:睑板腺囊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眼睑缘眼肤呈紫红色,囊肿逐渐增大,囊腔中可以存在血性坏死组织,无明显压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治法:清热散结。方药:浙贝散结汤:浙贝母10g,制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玄参10g,白术10g,僵蚕10g,赤芍10g,皂刺10g,夏枯草10g,昆布10g,紫花地丁10g。

    脾虚痰湿证:眼睑皮下可触及绿豆或黄豆大小结节,或睑板腺囊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眼睑缘眼肤呈紫红色,眼睑处多个结节,或手术后复发,小儿偏食,或食滞不化、消化不良,舌质淡红,舌苔腻,脉弱。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方药:健脾散结汤:太子参10g,浙贝母10g,茯苓12g,陈皮10g,制半夏10g,山药10g,鸡内金10g,神曲10g,昆布10g,海藻10g,麦芽10g,白术10g。

    以上是成人剂量,小孩应根据年龄酌减。

    8.儿童睑板腺囊肿手术治疗时机

睑板腺囊肿发生的位置和睑腺炎都是在眼睑,因此,小孩的家长常误认为睑板腺囊肿就是睑腺炎(麦粒肿),有的小孩年轻父母听到家里老人讲,等到肿块化脓以后自行溃破,脓液排出就会好。有的农村老人还说,她们小时候等到成脓后用谷的芒刺刺破就好了,因此,长时间不就诊,等到肿块长大或化脓溃破后,医生告之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有的家长同意手术,又怕术后有瘢痕;有的怕小孩手术时疼痛,而找来懂眼科的医生服药、打针,一再拖延手术治疗时间,最后睑板腺囊肿发展成为睑板腺肉芽肿从皮肤表面溃破,眼睑形成瘢痕。

    儿童睑板腺囊肿结膜面型有多个,或者皮肤面型较大的,或皮肤面型已破溃形成肉芽肿,有的甚至瘢痕收缩致下睑外翻,只能在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

    9.儿童做全麻手术后会影响智力吗?

听到要做手术家长都很当心,做全麻手术家长更当心其安全性,也当心术后会影响智力。其实现在做全麻手术也是很安全的。

麻醉的第一步先给宝宝戴上面罩,宝宝会闻到一种带有香味的麻醉气体。这种麻醉药叫七氟醚,用于儿童全麻安全,没有痛苦。宝宝逐渐昏睡过去,没有感觉了。这时麻醉师会给宝宝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插管,保证宝宝在整个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第一步麻醉诱导就完成了,宝宝不会有恐怖,痛苦的挣扎。

    在眼科大夫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师会用药维持宝宝处于昏睡的麻醉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孩子全身的循环,呼吸,血液中氧气含量等等都得到严密监控,非常安全。

    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停止给药孩子会经过从麻醉中苏醒的过程。这种通过吸入方式进行麻醉,药物代谢很快。停药后宝宝很快就能从麻醉状态下苏醒过来。

    很多家长都担心的问题,宝宝做全麻后会不会影响小儿的大脑呢?使宝宝的智力下降?可以明确的回答,目前用的麻醉药物是不会影响大脑发育的。全世界还没有机构以及资料表明,在正规麻醉操作下,孩子的智力与麻醉有直接关系。麻醉的风险在于术中一旦发生缺氧的情况,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为人的脑神经对氧气的需要非常敏感,尤其是对儿童,持续缺氧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损害。实际上,现在麻醉技术非常完善,整个过程中有严密监测,出现这种麻醉意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术前一定要按要求给孩子禁食,否则麻醉时孩子呕吐、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喉痉挛发生窒息等情况都会导致脑缺氧,这些都是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使用麻醉药引起的。希望家长对麻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要因为恐惧麻醉,延误孩子的手术时机。

    10.儿童睑板腺囊肿为什么会反复发?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覆盖眼球前面。眼睑中有睑板,是由致密的结缔组织、丰富的弹性纤维和大量睑板腺组成的,是眼睑的支架组织,上睑、下睑内有垂直排列的皮脂腺,称睑 板腺,上睑有25~30个,下睑约有20个,每个腺体中央都有一根导管,导管分泌的油脂构成角膜前的泪液膜脂质层。不注意眼部清洁和用手揉眼睛,或过食辛辣刺激、油腻厚味,或是脂溢性体质,本身油脂分泌较为旺盛,多种因素易导致眼部腺管油脂分泌不畅。尽管以前手术治疗除去以前形成的囊肿,但仍没有根除引起睑板囊肿的病因,因此小孩可反复发睑板腺囊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