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睡眠“小动作”有玄机

2020年09月22日 79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孩子进入睡眠状态时,各个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但如果孩子有说梦话、梦游、打鼾、磨牙、腿抽动等等“小动作”,则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1.睡中磨牙为哪般 口腔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门户,也是反映情绪变化的窗口,它能反映紧张、悲观、快乐等情绪。如果人在白天的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那么在睡眠中,就会不断地做咀嚼动作。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如蛔虫病等也会导致人在夜间磨牙。由于蛔虫的扰动使肠壁不断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缩而出现磨牙。

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不喜欢吃蔬菜会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面部咀嚼肌在夜间不自主地收缩,也会使孩子产生磨牙的现象。

2.睡中口水多又多 人在睡梦中由于肌肉松弛,嘴就会张开,引起流口水。这种现象在侧睡、疲劳时比较多见。由于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大脑控制着唾液量的分泌,倘若分泌量增加就可能是神经调节发生了障碍。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容易造成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导致龋齿、牙周病。这些口腔疾病也会促进睡眠时唾液的分泌。另外,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同样会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出现流口水现象。

3.打呼噜不是孩子睡得香 孩子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进入睡眠后会无意识地用口呼吸,目的是多吸氧气,以消除疲劳,这就会使得软腭等软组织加剧振动,引起鼾声。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身体好的表现。然而,如果鼾声忽高忽低,间歇数十秒到数分钟无声无息就很有可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出现这类症状应该及时去呼吸科就诊。

呼吸道的某些部位发生病变或畸形,如呼吸道狭窄的人也容易打鼾。如果孩子经常打鼾就该注意孩子否患了呼吸道疾病,例如腭扁桃体肥大、鼻窦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口腔炎、咽炎等。

摘自《如何让孩子少生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