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天哪!吃避孕药居然会得抑郁症!看起来我只能用套套了

2018年04月27日 9242人阅读

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使用激素方法,如避孕药避孕的女性,犯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而青少年群体风险更大。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证实了激素避孕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联系。然而,这种关联并不代表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避孕药生产商已经将“情绪变化”,包括出现抑郁症或者抑郁加重,列入激素避孕药潜在副作用。



但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Ojvind Lidegaard博士说,这项以100多万女性为研究对象的新研究更加证实了避孕药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


Lidegaard说,患有抑郁症状的妇女可以考虑非激素避孕 - 如宫内节育器(IUDs),能释放铜,以防止你的子宫孕育小宝宝。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妇产科医生Jill Rabin博士说,重要的是有一位 “你信得过的”医生,能与你讨论所有避孕方法的利弊。



Rabin是纽约新海德公园罗斯威尔健康中心(Northwel lhealth),皮马社区服务妇女健康计划门诊的流动护理联席主任,他说道:“我们都需要认识到激素可以影响情绪。” (“PCAP”全称为pima community access program,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以折扣价提供专业医疗保健,即使没有保险人也能负担得起。)


Rabin建议,在讨论避孕方案时,医生应该定期询问女性是否有抑郁症状的病史。


她说,还有许多避孕方法,包括选择低剂量激素药物。



该项研究中,Lidegaard的团队使用了丹麦国家卫生数据库系统,用来追踪2000年至2013年期间100多万15至34岁的女性,平均每人被狗仔式跟踪记录长达六年。


跟踪记录期间,使用激素避孕的妇女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几率比不使用激素避孕药的妇女相比高出23%至两倍,简直是业内的劲爆大新闻。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15至19岁的青少年来说,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风险更大。



调查表明,使用激素补丁、阴道环,或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的青少年,服用抗抑郁处方药的几率大概是其他不使用这些避孕方法的青少年的三倍。


吃避孕药的患风险几率稍低。服用传统避孕“药丸”(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风险比其他青少年高80%。而那些服用只含孕激素的“迷你药”的风险duang地一下就升到两倍了。


然而,Lidegaard的团队发现,绝对值的差异很小。研究期间,超过133,000名妇女开始服用抗抑郁药。



但是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女性的教育水平,以及她是否患有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症常常通过激素避孕来治疗)。


此外,研究者发现,进行激素避孕之后的一年比前一年,开始吃抗抑郁药的风险更高。


至于为何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比老年妇女高,Lidegaard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


他说,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因此青少年可能比老年妇女更容易受到外部激素的影响。



Rabin说道,重要的是得一直关注该问题。她指出“我们知道,任何开出的药物都是好处与风险并存的。”


所以,她说,使用激素避孕却导致抑郁风险的小幅增加,这应该是有效避孕的背面。


研究结果于9月28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