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学龄前孩子尿床?离不开这5个原因和8个应对方法

2018年07月12日 79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学龄前的宝宝,经常会出现尿床的现象,医生说,如果婴幼儿尿床那没事,但是如果3岁还尿床的话,那么家长就要警惕了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龄前孩子尿床的原因和防治尿床的方法吧!

一、学龄前儿童尿床的原因

1、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到青春期才自愈。

2、引起尿床的疾病主要有: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引起尿床的精神因素有: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孩子曾受了惊吓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责骂等。

4、引起尿床的不良卫生习惯有:父母照顾不周;没有给孩子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对排尿的行为没有敏感的反应;孩子的内裤太紧、局部没有清洗尿渍刺激等。

5、引起尿床的环境因素有: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二、学龄前儿童尿床,如何防治?

1、带孩子看医生。如果从来不尿床的孩子突然开始尿床,家长应该带孩子看医生,做必要的检查。突然尿床应当警惕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危险。睡眠呼吸暂停也可能是孩子尿床的罪魁祸首。

2、与孩子好好谈谈。多项研究发现,很多尿床的孩子觉得自己应该能够控制的事情却发生了“失控”,因而自尊受挫,自责难过。这时候,家长应该好好和孩子谈谈,帮助和鼓励他提高自信。

3、切勿惩罚。孩子尿床并非故意,惩罚孩子无济于事。

4、关注孩子便秘。便秘会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难以正常储尿,小便感增强。如果孩子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最好带孩子看看儿科医生。

5、给孩子警告。这是解决儿童尿床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效率可达75%。美国佛罗里达内默斯儿童医院儿童泌尿学休伯特斯·瓦纳博士建议,一旦发现孩子尿床,立即叫醒他,然后教孩子自己换床单、冲澡,再回床睡觉。

当孩子意识到每次尿床都要这么做的时候,就会自然醒来尿尿。

这个方法需要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实施,若孩子性格胆小羞怯,家长要慎用此方法,在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6、做尿床日记。在日历上记录下孩子尿床和不尿床的夜晚,有助于给孩子以鼓励和动力,帮助他尽快解决尿床。

7、喝水排尿训练。鼓励孩子白天多喝水,一旦有便意立即去小便,可以很好地训练膀胱。博尼特博士表示,如果白天对膀胱不够注意,那么夜晚就更难注意膀胱,也就更容易发生尿床。

要少喝咖啡因饮料,晚饭后孩子可以喝水,但不要喝苏打水和运动能量饮料,因为咖啡因是利尿剂,会诱发尿床。

8、叫醒孩子起床尿尿。上床前应让孩子小便一次。父母睡觉前,也最好叫醒孩子小便一次。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孩子睡觉时对膀胱胀满的感觉。

学龄前儿童尿床,家长不可过于责骂,要找到原因帮孩子改正,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