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脑萎缩中医,从低血钾到阴阳平衡

2022年11月04日 290人阅读

中医、西医从来不是水火不容,相反,两者之间的思想很多都是相互贯通,相互印证的。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也从来没有完全拒绝过现代医学检测,去深入了解疾病的分子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体,认识疾病。

中医讲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是人体最佳的生命活动状态。这一点上,西医和中医就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

西医讲什么?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电解质紊乱在如今的医院里也是个很难治的病。一个人如果电解质紊乱了,抗生素就不好用了。严重了,就要了命了。

人体内部环境紊乱了,很多医生见了就头疼,不好去平衡过来。虽然说处理这种问题的思路很清晰,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低钾的补钾,缺钙的补钙。

理论归理论,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容易了。如果情况不是太严重,你比如酸高一点,它可以调整调整;碱高一点,它也可以调整调整。当你太严重了,这个调节器就无效了。无效了就出现电解质紊乱。

所以,西医也在讲平衡,但是,它说的不是阴阳,而是在讲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这种结合,首先就是要找一个切入点,这样,中医和西医对话,才能互相接受。

你看,中医上有一种“出虚汗”的说法。出虚汗跟正常的出汗可不一样,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出虚汗,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也叫做盗汗。

从中医角度看,这是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那么西医怎么说呢?它认为这是人体内电解质平衡出现紊乱的现象。

如果去治疗呢,中医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分析,这个患者出虚汗是气虚呢?还是阴虚呢?如果是气虚,需要用补中益气来调整;如果是阴虚造成的,需要滋阴降火。

这就叫做殊途同归。如果作为患者来讲,不用去考虑那么多,只是这个病治好了就可以了。

小脑萎缩患者,如果去仔细看看检查报告,有很多都会有低血钾。就“行气阳明汤”医生组接诊情况来看,就有不少。

低血钾能引发的症状有很多,比方说,食欲缺乏、四肢肌力减退,软弱无力,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

从医学上讲,产生低血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会有几十种原因。但是,从“行气阳明汤”医生组的总结来看,也就以三种居多。

一个是可能钾的摄入不够,“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分析,还是因为小脑萎缩患者长期饮食不佳,吃得少或者是食物单一。

再一个就是钾的排出过多,一方面是小脑萎缩患者肾脏有问题,大量排尿增加钾的丢失,另外小脑萎缩患者有长期伴有腹泻的。

最后一个是西药的副作用,你比如说,很多小脑萎缩患者有糖尿病,加用胰岛素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进而合成糖原,这个过程中很易造成低血钾。

小脑萎缩患者低血钾好不好治呢?

其实还是得分情况,如果不是钾的治标过低,就好说,通过中药进行简单的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合理搭配饮食就可以。如果是特别的严重的,目前,中医不太有很好办法。

口服用药无论其原则及方法多么科学,对于纠正电解质紊乱来讲,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同静脉补液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所以,“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褚尊贵大夫也说:

“我们对电解质紊乱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中药制备的受限,治疗手段的约束,所以,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西医的优势。有人说,没有静脉补液也就没有现代医学,这也并无夸张。”

但是,研究小脑萎缩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原理,对于中医用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比方说,“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在治疗有低血钾的小脑萎缩患者时,是不太用泻下作用的方药的。

即使这位小脑萎缩患者有便秘,如果看到他同时有低血钾,“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也避免去用“泻下法”去让患者排出大便,否则,容易出大问题。

一般来说,无论何证,用“泻下”会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此外,导泻时,患者排钾较多,此时,低血钾的小脑萎缩患者不但要慎用“泻下”,必要时还需要输液补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