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身体有了这些特征和表现,就是气虚体质!如何调理看这里

2022年02月04日 8168人阅读

      “体质目前共分为9种,8偏颇1平和,而气虚体质居于八种偏颇体质之首,在我国亚健康人群中占比约为12.71%,由此可以看出其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程度。
如何辨识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气虚体质具有以下特征:肌肉松软不结实、声音低、气短懒言、易疲乏、精神不佳、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性格内向、讨厌冒险,易感冒,不耐风、寒、暑、湿邪。
      根据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若具有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疲乏、易感冒这几种特征者,即可辨识为气虚体质。
都有哪些表现?

      根据表现不同,气虚又可分为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

      肺气虚多表现为气短且活动后明显,懒言,易出汗,易感冒;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饭量小、腹胀、大便偏稀、易疲劳、面色暗黄;
      心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心慌、胸闷、面色淡白;
      肾气虚则以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白疲乏、夜尿多为主要特征。
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它的形成与脾胃、肺、肾都密切相关。气虚体质的形成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父母为气虚体质、母亲怀孕时营养状况不佳,均可导致气虚体质的形成。
      后天环境因素则可使得气虚体质状态长期存在,甚至可以非气虚体质转换为气虚体质。
      后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饮食营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的饮食习惯对体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吃得少和偏食都会导致气虚体质的形成。如果为了减肥而少吃,人体气的生成不够,就极易形成气虚体质。若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使我们的脾胃受到伤害,也会导致气的生成不够,形成气虚体质。
2.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强壮筋骨、顺畅气机、调和脏腑。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或不当运动,则会消耗人体气血,使功能减退而形成虚性体质。
3.精神情志
      情志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与人体气血密切相关。长期处于悲伤忧郁、恐惧、亢奋等情绪状态,会大大消耗我们的气血,导致气虚体质的形成。
4.生活环境
      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对体质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如久居青海、西藏等高原地区或南方湿热地区的人,易出现气虚体质,这可能是与环境对人体之气消耗太过有关。
5.睡眠
      睡眠是维持机体正常机能的必备过程,是机体自我修复的时间。如果睡眠时间不足、作息紊乱,没有给气的恢复留下充足的时间,长此以往,气虚体质也会慢慢找上门来。
6.慢性疾病
      高血压、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超重、肥胖等慢性疾病,因长期消耗人体之气,也容易导致气虚体质的形成。
容易得什么病?
      气虚体质者易患感冒、眩晕、内脏下垂等病,且平素抵抗力弱,病后康复缓慢,还会导致妇女分娩后易患产后虚弱、产后目病(即产后眼病,其表现为产后出现两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头晕耳鸣的症状)。
该如何调理?
      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作息规律、心情平和舒畅,都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质。气虚体质的调理和保护应该从饮食疗养、运动保健、艾灸按摩、药物几个方面来进行。
1.饮食疗养
      民以食为天,食物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调理体质的有效武器。气虚体质者适合吃一些性平偏温且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枣、葡萄干、苹果、红薯、芡实、南瓜、山药、糯米、小米、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兔肉、牛肉、青鱼、鲢鱼等;还可根据气虚的脏腑不同选择食物,如大枣补脾益气、苹果养心益气等。

      气虚体质者要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寒凉、肥甘厚腻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免伤中阳,导致痰湿体质。
2.运动保健
      气虚体质的人不能太过安逸,也不能过度劳累,更不适合进行太过激烈、强度较大的运动,可选择相对柔和的八段锦、瑜伽、太极拳、快步走等低强度运动。
      如心肺气虚者,可选择柔和缓慢的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来进行锻炼调理,而脾气虚者可进行运动强度稍大的运动以增强气血运行、改善食欲。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起到调理体质的作用。
3.艾灸按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艾灸或按摩来调理体质。
      对于气虚体质者,可以通过按揉或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来改善体质。
      在此基础上,肺气虚者可以艾灸或按摩肺俞穴、太渊穴,心气虚者可选择心俞穴、内关穴,脾气虚者应选择天枢穴、脾俞穴,肾气虚者可按揉涌泉穴、太溪穴。
4.药物调理
      气虚体质的调理,应根据表现不同来选择药物。
      肺气虚可选择玉屏风散预防感冒,适当服用太子参润肺补气生津;
      脾气虚可选择补中益气丸健脾,还可适量使用黄芪、党参补脾益气;
      肾气虚可选择金匮肾气丸来进行调理,适当使用黄精补肾益精;
      心气虚可用生脉饮颗粒益气养血、生津养心,还可用柏子养心丸安神养心。
      而对于气虚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系统的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