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0年12月10日 93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优势北京262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邓昌荣

中西医结合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反食、嗳气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的损害。食管病变可并发食管糜烂、溃疡、食管癌等。食管外表现可见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以及非心源性胸背痛、突发性耳聋等表现。

根据目前临床现状分析,药物治疗存在停药复发,长期服用产生副作用。手术治疗效果佳,但远期效果受手术者经验影响较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更造成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时发时止的尴尬现状,因此有必要探索一套综合康复诊疗办法。

广济中医胃食管反流病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行总结,将内外科综合治疗,拓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现代医学诊断、治疗为基础,将中医药、针灸、理疗、膳食疗法、运动疗法、精神调节整合成为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哮喘康复治疗的综合体系。提出长期康复的理念,将治疗从院内延续到院外,从药物治疗为主转变为非药物药物康复为主,力图改变目前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被动状态。


药物及手术          

1)药物治疗目前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有数十年历史,对快速改善该病的反流症状并长期巩固之, 确有较好的疗效,但药物治疗不能根治本病,停药后约70%患者症状复发。长期服药还可带来不可避免的药物副作用。

2)胃镜下腔内折叠术(ELGP)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将缝合器安装在胃镜前端,于直视下在齿状线附近缝合胃壁组织形成皱褶,增加贲门附近紧张度,使皱褶阻挡反流,发挥治疗作用。此是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但发生出血几率大。

3)射频治疗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是镜下的微创治疗,通过热能治疗后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厚度,灭活神经末梢,使迷走神经受体失活,胶原组织收缩,从而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厚度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减少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起到防止胃食管反流的效果。食管微量射频治疗技术在国外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已有数年。我们首先引入 Stretta 微量射频治疗仪,在国内首次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射频治疗。

4)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是目前首选的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方法。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复发作,无法停药,甚至少数患者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法缓解,尤其有食管裂孔疝患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对于严重或顽固的 GERD 以往需外科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外科方法短期疗效明显,症状缓解迅速,约可获得 95%以上的烧心和反食症状缓解率,但远期疗效受手术者经验影响较大。

(吴继敏)

中医药          

全面兼顾,,控制反流,缓解症状。

中医药理论认为, GERD 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涉及脾、肝、肺等多个部位。一般来说, 病程短暂的应用健脾和胃、降逆止酸、疏肝理气,病程迁延的应用降逆消痞、抑酸化浊、通脉散结等治法进行 1~3 个月的辨证施治, 即可缓解症状, 甚至获得临床治愈。

标本结合,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中医药治疗原则是治本与治标相结合,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其治疗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中药针灸的辨证施治和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相互结合。体现出其特有的互补性和协同性。经过观察,对于防止复发,效果肯定。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食管清除功能,促进胃排空, 减少胃酸刺激和改善抗反流屏障等。

(危北海)

针灸理疗          

诊治结合:

在疾病状态下,与之相关的穴位会出现压痛、结节等反应,通过探查穴位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特别是对那些缺乏典型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人,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这些反应点,也就是治疗疾病的主要穴位。

整体调整:

针灸治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刺激穴位发挥整体调节的作用,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因此,尽管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通过针灸的整体调节,机体恢复平衡后,所有症状就都消失了。

双向良性调节:

除了少数因结构缺陷如食管裂孔疝导致胃食管反流,多数胃食管反流都是下食管括约肌或者胃食管交界处阀门失去了正常调节的功能,甚至整个胃肠系统功能失调。针灸通过激发人体自身的经气,使失调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比如既可以增强胃肠动力,又能缓解胃肠痉挛。

安全无毒副作用:

与外源性的药物治疗不同,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因此更加安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白兴华)

膳食指导          

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习惯,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反流的发生,减少食物刺激导致的胃酸分泌过剩,改善食管胃运动功能抑制酸返流,促进食管及胃的排酸功能,保护受伤的食道黏膜。因此,为了减轻反流,您应该做到:

1)避免食用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全脂牛奶、蛋黄、干果,高脂肪餐会延迟胃的排空功能,并可以作用于食道下端括约肌,导致酸反流增加。

2)避免高蛋白质饮食,或者过多进食肉类、鱼类,高蛋白、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可以通过刺激胃泌素而使酸分泌亢进,故要避免此类饮食。

3)避免进食高温油炸食品,减少油脂的摄入。

4)避免食用柑橘类果品、甜瓜、番茄汁、绿茶,以及高浓度的酒精饮料,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5)注重膳食平衡,主食的量要大于辅食。

6)吃饭要慢,不要狼吞虎咽,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杨桢、彭光仁)

改善习惯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在生活习惯中有很多是容易诱发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例如吸烟、饮酒、肥胖等问题。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消除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发挥预防保健的作用。

为了缓解胃食管反流,平时要做到:

1)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紧束腰带、便秘;

2)为减少夜间及卧位时所发生的反流,可适当抬高床头。

3)避免餐后立即卧床,睡前进食,弯腰搬重物,以免增加腹压诱发反流。

4)戒烟、禁酒;可少量饮用红茶。

5)肥胖的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减重。

(贺海军)










北京广济中医医院与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协作,在广济中医医院开设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诊治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哮喘门诊。

特聘请解放军第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吴继敏主任为首席会诊专家,协同其医疗团队,提供胃食管反流病西医会诊、检测和诊断;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白兴华教授、杨桢教授、张治国主任、贺海军主任、孔宪忠主任、苏全新硕士等知名专家提供中西医诊疗服务。辅以无痛电子胃镜、胶囊胃镜、胶囊肠镜、食道24小时PH-阻抗检测、96小时无绳pH胶囊监测等领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开展西医诊断、检查,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理疗康复、食疗药膳以及心理疏导等门诊、住院综合诊疗服务。

诊疗范围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哮喘在内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Barrett食管、咽喉反流、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慢性咽炎、鼻炎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