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护理早产儿

2020年09月22日 81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博士文件夹(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以上但是不满37周的新生儿,一般体重少于2.5千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护理工作一定要格外谨慎、细心。
  1.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体重越小,周围环境的温度越应接近其体温。由于一般居室的温湿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早产儿可以放在暖箱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2.喂养:主张早喂养,防止发生低血糖。由于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还很差,因此可以在出生24小时后喂5%葡萄糖水,或喂牛奶加水50%。对于呕吐的早产儿喂水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一般在出生36小时以后,甚至更长些。如果吸吮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呛奶或窒息;如果吸吮能力差但具备了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口中;如果仍没有吞咽能力,应留在医院中进行胃管喂养,即用乳胶胃管插入孩子口中,用注射器将奶直接注入胃内。
  3.体位:早产儿的头应偏向一侧,使口中的粘液外流,避免粘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合理用氧:不是每一个早产儿都要吸氧,更不要长期吸氧。当新生儿出现发憋、呼吸急促等呼吸困难表现或发生青紫时才可吸氧,氧浓度为30~40%,并应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如果长时间吸氧或吸氧浓度过大,可引起眼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5.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早产儿除了母乳或人工喂养外,还要及时给予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因为他们提早出生,体内各种维生素及铁剂储存量比较少。一般出生后第3天可以给维生素K1每日1~3毫克,维生素C每日50~100毫克;出生后第10天可以给浓缩鱼肝油,每日3~4滴;体重小于1500克者,出生第10天起给维生素E每日25毫克,直至体重达到1800克;出生1个月后给铁剂,可用10%枸橼酸铁胺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升。
  6.预防感染:早产儿室的地面、工作台等均要湿拖湿擦,暖箱每周消毒一次;护理人员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每个早产儿前后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早产儿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腹泻等疾病的人接触;早产儿的衣服、尿布、奶瓶应定期煮沸消毒。

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新生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