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这三种“另类的溃疡”你见过吗?

2017年07月23日 101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说起溃疡,各位可能马上想到的是上消化道的消化性溃疡。而下消化道一系列溃疡的鉴别诊断包括炎症性肠病(IBD)、白塞氏病、结核病(TB)、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淋巴瘤、缺血性肠病等。今天和大家分享几种“另类的溃疡”。


1、卡梅伦病变(cameronlesion)

卡梅伦病变是由食管裂孔疝引起的贲门及周围胃黏膜机械性损伤。1967年WindsorandCollis首次报道了食管裂孔疝患者贫血的原因是由食管裂孔疝周围胃粘膜损伤引起的。1986年CameronandHiggins对此类病变做了详细的研究,并最后命名为cameron病变。卡梅伦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缺铁性贫血,而呕血、黑便等急性消化道出血症状较少见。内镜下病变通常是多发的,常见于靠近横膈肌处胃黏膜疝入食管的水平。这些病变通常是白色的、表浅的、线性的,并且沿着发炎的黏膜皱襞呈现,病变部分可有少量出血。治疗上主要是PPI加补铁治疗,如果出现顽固性贫血或食管裂孔疝其他严重症状,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2、杜氏溃疡

又称为黏膜下血管畸形。1884年由Gallard首次报道了该疾病,后由法国外科医生Dieulafoy发现了溃疡下的血管畸形改变。病理学上,杜氏溃疡表现为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常从2mm-5mm的黏膜缺损处突出引发出血。75%发生于胃上部(胃食管连接部6cm以内),14%发生于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结肠等其他部位。杜氏溃疡的首要表现为出血,其中28%表现为单纯呕血,51%表现为呕血加黑便,18%表现为单纯黑便。内镜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2大方面:①小的黏膜缺损(通常小于3mm);②出现喷射状或搏动性动脉出血,突出的血管残端或血凝块附着。杜氏溃疡的治疗包括内镜下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等,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目前杜氏溃疡的死亡率已经从原来的80%下降到了现在的20%以下。


3、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rectalulcersyndrome)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是直肠肛门内套叠引起的一类病变。1830年,Cruveilhier首先报道了4例直肠慢性溃疡。1937年,这类疾病被正式命名为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直肠出血、黏液便、解便困难、里急后重、肛门疼痛等。内镜下,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却并不是单单表现为溃疡,可表现为平坦充血、息肉样、溃疡样改变等。病理学可见隐窝上皮增生,成分叉样改变,黏膜固有层纤维肌肉以及黏膜肌层增生等改变。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治疗以通便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出现明显出血,直肠梗阻,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