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通过胆红素了解肝脏病变。

2017年12月04日 209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肝功能检查报告中,许多指标都是肝脏病变的判断依据。比如胆红素的临床参考价值被很多忽略,胆红素是血液里红血球的血红素代谢废弃物,是由血红蛋白转化来的。胆红素偏高可能预示着胆管阻塞或肝脏其他病变。

会出现皮肤黄,小便黄和眼睛黄症状,所以总胆红素偏高一般也被称为黄疸。


胆红素偏高与黄疸有什么关系?

我们都知道,胆红素高了,预示肝脏可能出现病变。在判断黄疸轻重上,我们采用血总胆红素也就是血清胆红素浓度这项指标。轻度黄疸时,血清胆红素浓度34~170;中度黄疸时,血清胆红素浓度170~340;重度黄疸的病人,血清胆红素浓度>340。而如果是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在17~34。

根据黄疸的类型又分为溶血性黄疸>85;肝细胞性黄疸170~200;不完全阻塞性黄疸170~265;完全阻塞性黄疸340~510。我们按照黄疸类型区分,用肝功检查结果的胆红素浓度就可以判断黄疸类型。

如果按照黄疸性质划分,又可以分为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

结合胆红素增高,1min胆红素/总胆红素可达50%为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比如病人患上阻塞性胆道疾病,胆结石、肝毛细胆管炎、胆道肿瘤、胆道蛔虫症,因为胆汁进入肠腔受阻,胆红素排泄出现问题后会逆流入血液中,引发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还会出现尿胆红素阳性等。造成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上升,被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脏无法正常结合胆红素排至胆汁,流入血液中后,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与结合胆红素增高,出现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钩端螺旋体病、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间接胆红素升高需要排除溶血性疾病。


溶血性疾病  
 
不小心输错血型或者患上蚕豆病和疟疾,引起血液中红细胞遭到破坏,产生的非结合胆红素导致肝脏超负荷,引发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