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打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2018年08月04日 1458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中西结合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骨龄超前一周半左右,(专业医生评的,预测最终身高只有1.53左右)我希望能达到1.58-1.6米。 但是却非常担心生长激素有副作用,网上有文章说,生长激素又称人体生长激素(hGH),属于体育运动中禁用的肽类激素,通常用于侏儒症的治疗。它具有合成代谢作用,可增长肌肉块头,还能促进人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骨的生长,并加强肌腱和增大内部器官。运动员非法使用生长激素主要是为了强壮肌肉,增加力量,以便获取竞技优势。 使用人体生长激素将会带来感染致命疾病(如艾滋病)的高度风险,迄今已有因使用生长激素而感染脑病毒致死的记载。 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素敏感度,引起不耐葡萄糖。据国外报道,80%的生长激素使用者患了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其他副作用包括月经紊乱、性欲减退和阳痿等。 在体育运动中滥用生长激素是不道德和危险的,对发育期儿童来说,过量的外源性生长激素会导致巨人症。在成人以后,过量使用会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并且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病症可能是不可逆的。外源性生长激素的过量使用,还可引起人体产生对生长激素的抗体反应,从而影响内源性生长激素的活性及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并增加肿瘤风险。其潜在的长期的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 请教专家:这是真的吗?国内外有专业的网站吗?请体谅一位母亲的心,最近我一直为这事睡不着觉,都生病了。谢谢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内分泌科潘嘉严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潘嘉严

您好!感谢您的信任!

最早使用的生长素,是从刚死去的人脑垂体中提取出来的(第一代生长素)。由于不同的人死因为不同,完全有可能传染致使性疾病。而现在的生长素是第五代的了,完全是工厂中基因工程合成出来的,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感染了。您说的其他副作用都是在过量的前提下出现的。任何药物过量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我们学药理时,多数药物都有半数致死量,也就是达到该量时会让一半人死亡,以这种量去评价药物的安全性,世上就没有任何药物可用了。在正常治疗剂量下,您说的这些副作用基本都不会出现。生长素最早被批准用于生长素缺乏者,之后又被批准用于小于胎龄儿,特纳综合症,特发性矮小等。激素有多各多样,作用千差万别,并不是都有很大的副作用。生长素安全性良好,全球审查最严格的机构——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2003年正式批准生长素可用于非生长素缺乏的矮小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缺一不可。生长素近年来也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并在减肥、抗衰老领域中发现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生长激素也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不孕、不育,说会引起性欲减退或阳萎更是无稽之谈。近年来还有证据提示,生长素有利于智力发育等。在美国和日本,生长素治疗生长素缺乏症已经被纳入国民健康计划。既然纳入国民健康计划,至少要有利于健康的一面。欧洲内分泌协会于1993年正式宣布: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用于治疗矮小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象您说的那样,国家为什么会批准使用?医生又为什么用生长素为人治病?还有医生为您做治疗时,为会您考虑利害得失的。医学治疗,虽然不能说没有副作用,但总体上至少要有利于健康。不过,生长素是处方用药,也不是任何人不做任何检查就可以用的,必须做严格的检查,排除不适合使用的因素后才能用药。任何药物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副作用,关键要看它的作用。不需要用的,没有副作用我们也不用,确实需要用的,有副作用也得用。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再说医生给患者用药时,也会为患者考虑利害得失的。世人都知道“因噎废食”是不对的,但我们治疗时却时常遇到比因噎废食还较真的人!在确实需要治疗时,拒绝治疗,是不对的。

生长素使用期间,还要求定期做安全性监测和适时的剂量调整,且现在的监测手段更多了。做好安全性监测,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会相对小一些。

青春期状态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青春期青少年的生长素分泌峰值,一般是正常成年人的2倍以上,一天的分泌总量,是正常成年人的3倍以上。也就是说,正常生理状态下,生长素成倍增加不会影响健康,而我们治疗量,与成倍增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生长素可被批准为生长素不缺乏者使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对于生长素缺乏症患者,过去我们称为垂体性侏儒,由于侏儒带有歧视性质,我们现在不用这个名称了,但不代表没有这种病。如果生长素缺乏,不及时补充会有很多危害的。不仅会引起矮小,也会引起骨龄疏松、肌肉、性发育不良,易衰老、易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异常等。孩子们缺锌、缺钙需要补充,生长素缺乏为什么不需要补充?只不过生长素缺乏表现不太明显,不象糖尿病人,胰岛素缺乏那样,不及时补充会立即致命。恰当的生长激素治疗,也可减少生长激素缺乏或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活性不足而造成的其他不利影响。

由于注射用生长素毕竟是外源性的,不是自身分泌的,还是会有一些副作用的。如:注射部位红、肿时常会有的,同时,由于应用生长素者过去生长速度一般都较慢,使用后生长加速,甲状腺素的需要量随之增加,有时,甲状腺素未及时调整过来,有可能出现相对 性甲减,需要短期补充甲状腺素。同时,由于生长素抑制糖代谢,偶尔也会出现血糖稍高者,这两项用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其他还有可能出现头痛、关节痛等,程度一般都较轻,减量或停几天就会好转,再用一段时间逐步适应就会不明显了。其他严重副作用极为少见,近期国外有个别股骨头滑脱报道。

不过,由于生长激素半衰期(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只有20-30分钟,注射的药物,因为还有一个吸收过程,半衰期也只有1-1.5左右,很快就会在体内代谢完毕,不在体内造成长期蓄积,不引起长期副作用。否则,生长激素也不需要每天注射了。且正常人也每天分泌生长激素,注射药物尽量与自身分泌峰重叠,不抑制自身生长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禁用于活动性肿瘤患者,生长激素会促进各个组织与器官的生长,如果体内有肿瘤,与会促进肿瘤的生长。但生长激素不诱发肿瘤,家族有有肿瘤史不是生长激素禁忌症。家长中老人绝大多数未用过生长激素,他们所患的肿瘤肯定不是注射生长激素造成的。另外,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激素的分泌量逐步下降,但肿瘤的发生率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生长激素也人促进免疫功能,对健康有保护性的一面。

是否有一些办法来减少生长激素使用后的副作用呢?

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需要使用者才去使用。任何药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副作用,确实需要使用的,有副作用也得用,不需要使用的,没副作用也不用。其次,使用生长激素前,需要做垂体磁共振、肝肾功能、血糖、乙肝两对半等详细检查,排除一些不适合使用生长素的因素后,才能使用生长素,这样会提高生长素使用的安全性。第三,使用生长素前,需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了解需要使用生长素者自身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正确掌握生长素的使用剂量(剂量过小可能影响效果,剂量过大,可能增加副作用),合理使用生长素,可减少副作用发生的可能。第四,用药过程中,定期复查血糖、甲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做好用药安全性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能会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第五,由于这方面治疗是长期过程,且是在家庭完成,医生要做好对家长的培训,家长也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有问题及时识别,及时处理,同样可减少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

生长素是否会促进骨龄增长?

时常有人说,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其实,这种观点明显是一种误区。之所以有人有这样的看法,主要还是片面理解造成的。生长素更多地应用于生长素缺乏儿童,这样的儿童,骨龄常常偏低,应用生长素使生长素基本正常后,落后的骨龄有向正常骨龄靠近的趋势,容易误认为是促进骨龄增长,还有不少应用生长素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骨龄快速增长也容易误认为是生长素造成。因为用药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容易往药物影响上考虑。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男孩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女孩不适合用,易造成男孩化)使雄激素不能转化为雌激素后,骨龄几乎可以做到不增长(由于尚未得到正式批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只是用于科研),但芳香化酶抑制剂量并不象GnRHa那样会抵制生长素分泌,和抑制生长素受体的敏感性。说明骨龄增长,主要与雌激素有关(男孩体内一样有雌激素)。再说,如果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FDA还会批准使用它来提高终身高吗?还会有那么多人花那么大的代价长期使用吗?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是巨人症,巨人症患者的生长素分泌量常常是正常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生长素促进骨龄增长,巨人症患者也就无法成为巨人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