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腹股沟疝

2020年01月15日 93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均是斜疝,几乎都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发生率约为0.8%~4%,是小儿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发生于1岁以内,未成熟儿发病率更高,可达25%。男孩高发,男女比例约为3~10:1。右侧多见,约为60%,与孕期右侧睾丸下降要晚于左侧有关。双胞胎婴儿腹股沟疝的发生率较高。但不是所有开放的鞘状突都将发生腹股沟疝。研究显示,超过80%的婴儿生后鞘状突未闭,多在生后6月关闭。只有当婴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等造成长时间腹压增高,致使腹腔内脏器疝入腹股沟管(小儿腹股沟管极短,只有1cm)时,而成疝,再加上婴儿多仰卧,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松弛,收缩力减弱,更易使疝发生。天津市儿童医院外科罗喜荣

腹股沟可复性肿物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哭闹时加重,喂奶或安静时多可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仅有坠胀感。发生嵌顿时,可引起疼痛、腹胀、便秘、呕吐等急性症状。

嵌顿疝短期内可尝试手法复位。常规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需要进入腹腔,不需要切开腹外斜肌腱,只要求高位结扎疝囊即可,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只是手术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要求较严格,要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我国已经开展,其优点为在疝囊内环口处结扎可靠,同时可进行对侧探查。但需要进入腹腔,并存在CO2对腹腔的骚扰及内环境的失稳。

目前,由于腹股沟疝手术的操作难度小,治疗相对简单,因此在我院外科多个专业如急症外科等多个专业都在开展,但与普外科在手术精细程度和创伤程度还存在一些差距。建议患儿家长要选择好专业科室,提高就医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