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阴囊瘙痒症

2018年01月20日 272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阴囊瘙痒症(pruritus scroti)是指阴囊区域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瘙痒或剧痒,严重者波及阴茎、会阴及肛门。阴囊瘙痒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中医的古书中叫叫肾囊风”“绣球风”。


    【临床特征】该病多发生在成年人,以中老年人更多见,但儿童也可发生。本病在初发阶段瘙痒一般仅限于阴囊,较严重时可能累及阴茎、会阴或肛门区域。临床发现,特发性阴囊瘙痒很少是阴囊与阴茎包皮同时瘙痒,只有阴茎包皮瘙痒而阴囊不痒或轻度瘙痒者多数与使用避孕套有关,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瘙痒性质早期往往为阵发性瘙痒,以傍晚和睡前加重,或与精神紧张和刺激有关。患者产生抑制不住的瘙痒,引起搔抓,导致更加瘙痒,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瘙痒为持续性,影响工作和生活。由于长时间反复搔抓或实施过度止痒方法(如烫洗等),甚至使用刺激性的外用药,导致阴囊皮肤逐渐出现继发性皮疹,包括红斑、丘疹、鳞屑、糜烂、抓破、血痂、浸润,进而肥厚、苔藓化、湿疹化或继发性细菌感染。根据不同时期以某种或数种皮肤损害为主,也可能逐渐出现某种原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某些精神因素,如紧张、忧郁、恐怖、暗示等,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如摩擦、多汗、久坐都能诱发或加重阴囊瘙痒。


一、病因

    (1)体力劳动者多见,尤其在夏天,阴部温度高、汗多、潮湿、透气差,阴囊皮肤受到汗液浸渍、内裤的摩擦等影响,产生瘙痒。穿过分紧身的牛仔裤、不吸水不透气的尼龙内裤,也可以产生这种情况。

    (2)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阴囊炎。阴囊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丘疹和结痂等变化,并伴有瘙痒。与此同时还可出现口角炎、舌炎和口腔溃疡等。

    (3)由真菌引起的阴囊炎如念珠菌性阴囊炎,股癣累及阴囊,都可以引起阴囊瘙痒。

    (4)阴囊部位的神经性皮炎、湿疹等都可以有瘙痒。


二、鉴别诊断如下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该病开始阶段也是局限于一个区域的瘙痒,晚期导致皮肤肥厚和苔藓样硬化,阴囊是该病最好发部位之一,而阴囊瘙痒确实有不少患者最后导致阴囊肥厚和苔藓样硬化。治疗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特别是中效或低效激素制剂,但不宜长时间使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也可选择外用免疫调节药,如他克莫司软膏等。


    2.湿疹湿疹的临床表现这里就不再重复,阴囊瘙痒导致湿疹样改变、湿疹化常见。


    3.浅部真菌感染男性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股癣是常见病,主要在股部,而紧靠股部皮肤的阴囊很少被波及,说明阴囊对表皮癣菌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这并不等于阴囊没有真菌感染。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白念珠菌感染在阴囊瘙痒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地区。所以对阴囊瘙痒的患者应仔细检查真菌,力求对原发病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以利于早期给予抗真菌治疗。


    4.疥疮疥疮是引起阴股部瘙痒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由于性接触被感染者,阴部先有瘙痒,随即股部及阴阜部发生小丘疹和小丘疱疹,晚期在阴囊、阴茎或龟头出现结节,称疥疮结节。该病在开始阶段与阴囊瘙痒很难区别,当丘疹、丘疱疹、结节出现时应避免误认为是阴囊瘙痒的继发损害。疥疮为传染性疾病,除阴囊外,身体其他部位(如手指缝、手腕、躯干等处)同时也有皮损,必要时可行疥虫检查。


    5.其他维生素B:缺乏症患者阴囊可出现瘙痒,应予补充。某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肝病、尿毒症等可引起阴囊瘙痒。有时为某些不同目的外用药物或保健品于阴部造成阴囊瘙痒,应停止使用并按接触性皮炎处理。


三、中医辨证治疗

    1.风湿型

   【辨证】多见于青壮年,病属新起,如被褥太暖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夏秋季节发病,往往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苔白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

   【施治】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方药】永安止痒汤加减: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 g,苍术、桃仁、归尾、赤芍、红花各9 g。诸药水煎取汁,日1剂,分2次服。


    2.血虚型

   【辨证】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较久,如情绪波动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冬春季节发病,皮肤干燥脱屑,有明显抓痕及血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或弦滑。

   【施治】养血润肤,疏风止痒。

   【方药】养血润肤饮加减:生地、熟地各10 g,天冬、麦冬各10 g,当归10 g,赤芍、白芍各10 g,鸡血藤15 g,黄芪12 g,防风10 g,刺蒺藜15 g,苦参10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验方

    (1)生、熟地各30 g,麦冬、当归、桃仁、红花、白蒺藜、元参各10 g,黄芪15 g,首乌20 g。日1剂,水煎服。

    (2)生地30 g,元参、丹参各12 g,当归、白蒺藜各10 g,煅龙牡15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服。

    (3)苍术、生山栀、苦参、地肤子各9 g,生甘草6 g,黄柏、蒲公英、茵陈、茯苓各12 g。日1剂,水煎服。

    (4)当归、白芍、秦艽、苦参、黑芝麻各9 g,大枣7枚,生牡蛎、珍珠母各30 g,大生地20 g,制首乌、玉竹各15 g。日1剂,水煎服。

    (6)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防风、荆芥、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各9 g,甘草、川芎、何首乌各6 g。日1剂,水煎服。

    (7)当归、白芍、川芎、荆芥、防风、元参各9 g,白蒺藜、黄芪、制何首乌各15 g。日1剂,水煎服。

    (9)生地30 g,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 g,生甘草6 g。日 1剂,水煎服。


四、外治方

  (1)苦参、蛇床子各30 g,川椒目、明矾各12 g。煎汤外洗。

  (2)白蒺藜20 g,皂角刺30 g。水煎外洗。

  (3)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诸药10~15 g,加入蒸馏水100 ml,医用石炭酸lml。临用时摇匀,外搽患部。

  (4)苦参310 g,百部、野菊花、凤眼草各90 g,樟脑125 g。加入75%乙醇5000 ml,泡7天后去渣,加樟脑溶化后外搽患处。

  (5)苦参、菊花各60 g,蛇床子、银花各30 g,白芷、黄柏、地肤子、大菖蒲各15 g。水煎外洗。

  (6)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威灵仙、防风、野菊花各20 g。水煎淋洗患处。

  (7)苦参、土茯苓、蛇床子、生百部各30 g,龙胆草、黄柏、紫荆皮、川椒、苍术、地肤子各15 g。诸药加水2000~3000 g,煮沸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熏洗,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每次20~3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五、预防与调护

    (1)平时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内裤,洗澡水不宜过热,不宜外用肥皂刺激及刺激性药物,勿接触人造纤维、毛皮制品。

    (2)积极寻找诱因,注意饮食、环境、气候变化与病情的联系。

    (3)清淡饮食,发病期间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搔抓,摩擦阴囊。

    (4)已发病者可服用镇静性抗组胺药、镇静安神剂,必要时服用抗抑郁药。

    (5)局部外用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外用止痒软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