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头痛的辩证分型及针灸推拿

2018年07月31日 81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头痛(headache)是患者主诉的自觉症状之一,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都曾经经历过头痛。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它们不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又称功能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头痛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如感染、高血压病或颅内肿瘤导致的颅内压升高,头部外伤等所致的头痛,又称症状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10%。“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4国人,也就是约3亿人正在遭受头痛困扰,其病因十分复杂,因此我们必须对头痛十分重视,分别轻重缓急,以免误诊误治。金华市中医院针推康复科江振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行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各种外邪或内伤因素使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

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发布了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将头痛分为以下三大类:

1.原发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

2.继发性头痛:头颈外伤引起的头痛;头颈部血管性病变引起的头痛;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某一物质或某一物质戒断引起的头痛;感染引起的头痛;内环境紊乱引起的头痛;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引起的头面痛;精神疾病引起的头痛。

3.脑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面痛和其他头痛。

一、头痛的辩证分型

1、中医辨证

内伤头痛主症头痛反复发作,多伴头晕,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遇劳累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兼见头胀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头痛;头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无力,为肾虚头痛;头部空痛兼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痛;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暗,脉细涩,为瘀血头痛。

2、辨经络

对于部位明确的头痛,中医临床常按照部位辨证归经。在临床上可根据头痛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辨证、辨经,或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阳明头痛疼痛位于前额、眉棱、鼻根部,又称前额痛、正头痛。

少阳头痛疼痛位于头侧部,常为单侧,又称侧头痛。

太阳头痛疼痛位于后枕部,常连及于项,也称后枕痛、后头痛。

厥阴头痛疼痛位于巅顶部,常连及目系,也称巅顶痛、头顶痛。

3、西医辨病

1偏头痛头痛部位多为一侧,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及枕部,但也有部分呈双侧,反复发作;开始常呈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中或重度头痛常持续4~72小时;常伴有恶心(严重者可呕吐)及对声、光、气味过敏;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可出现闪烁暗点、视野缺损、单盲或同侧偏盲。

2紧张性头痛主要为两颞部,部分为枕部、头顶部及全头部的束带样、紧箍感轻中度的持续性钝痛,还有胀痛、压迫痛及麻木感,患者常有疼痛围绕头颈部感觉;工作紧张、眼过度疲劳及姿势不正确常可引起,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

3丛集性头痛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持续15分钟到3小时,疼痛突然发作,无先兆,性质为剧烈的爆炸性、不变的疼痛;伴随症状包括流泪、结膜充血、鼻塞、流涕或流涎。

二、推拿、体针疗法在头痛的治疗应用

局部治疗:以指揉痛性结节、压痛点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为主,先按揉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再指揉肺俞、大椎;拿肩并、风池、曲池、合谷,以酸胀为度;拍击上背部膀胱经;而后再五指拿法和扫散法。

因不同穴位有不同的疗效,经络辩证治疗取得更好效果:

头顶痛

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后头痛

属太阳经病。可以针刺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亦可。

头颈僵痛

针刺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偏头痛

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针刺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前额和眉棱骨痛

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

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太阳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一侧头痛

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有人提供了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肾虚头痛

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三、头皮针法在头痛的治疗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

【按语】

1.头痛物理治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病因和类型,总体上原发性头痛疗效较好,尤其以紧张性头痛效果最好。继发性头痛应以原发病治疗为主,针刺推拿能暂时缓解头痛。

2.对于多次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的头痛,要查明原因,尤其排除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