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哪些特点

2020年06月20日 82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病因,也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BPH临床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

下尿路症状(LUTS)

LUTS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任何下尿路包括膀胱、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外括约肌以及尿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出现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异常都会引起LUTS,控制下尿路的神经通路(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异常也会引起LUTS。此外,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LUTS。因此,不能把老年男性的LUTS都归因为前列腺疾病,特别是BPH。2014版欧洲泌尿外科指南已将BPH的治疗包含在男性非神经源性LUTS的治疗部分中,强调LUTS的治疗不仅应重视对因治疗,同时也应重视对症治疗。

发病机制

BP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临床上认为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炎症可能是BPH发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诊断

首先对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査、血清PSA检查、前列腺超声检查及尿流率检查等),根据初始评估结果,对患者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排尿日记、血肌酐化验、静脉尿路造影、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尿道膀胱镜检査及上尿路超声检查等。注意:若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以LUTS为主诉就诊,首先应考虑BPH。

治疗

BPH治疗措施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LUTS程度、生活质量及耐受性等因素。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

观察等待

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合并用药指导及定期监测等,适用于轻度LUTS(IPSS≤7)或者中度以上症状(IPSS≥8)但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BPH治疗的主要方式。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患者LUTS(短期目标),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长期目标)。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乏力、困倦及体位性低血压等)、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同时伴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勃起功能障碍及性欲低下等)、M受体拮抗剂、植物制剂及中药等。(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外科治疗

BPH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及其他治疗方式。适应症:①具有中-重度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药物治疗者;②反复尿潴留;③反复血尿,经药物治疗无效;④反复泌尿系感染;⑤膀胱结石;⑥继发性上尿路积水;⑦合并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及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等。目前TURP是BPH临床治疗的金标准。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优势在于术中出血相对较少,无TURS,尤其适用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但各种激光的作用原理及其激发波长均不同,因此其各自的组织作用特性及手术效果也不同,目前临床用于治疗BPH的激光主要包括钬激光、KTP激光(绿激光)及铥激光。其他:BPH的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经尿道微波热疗(TUMT)、经尿道针刺消融术以及前列腺支架等。

随访

随访的目的是评估疾病进展、疗效,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治疗。临床常见的随访手段包括IPSS、直肠指诊、血清PSA测定及尿流率检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