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脑萎缩,从走路不稳到卧床不起

2023年03月20日 102人阅读

和营卫、取阳明、调虚实。——行气阳明汤在小脑萎缩的发展过程中,有两大转折点。第一个就是饭量,再一个就是卧床。先说这个饭量。随着疾病的发展,小脑萎缩患者的饭量也随着减少,这里面大体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因为呛咳,吞咽实在困难。还有呢,就是脾胃功能下降,消化不动,食欲就下降,如果再有便秘,就更吃不下了。小脑萎缩患者的饭量小了,营养跟不上,身子骨就虚,这样一来,身上没有力气,行动更困难。等到患者的行动能力逐渐丧失,直到卧床不起。这时候,就到了另一个转折点上。图片所以,“行气阳明汤”在面诊的时候,往往会先问患者,吃饭怎么样啊,行动能力怎么样啊这些问题。行动能力差一些的,扶着助行器,或者让家人扶着活动也行。这都好说,就是别卧床。小脑萎缩患者,一旦发展到卧床的程度,治疗起来就很棘手。如果是从中医理论来讲,小脑萎缩患者这个时候,已经发展到少阴系统,其实整个太阴系统也已经沦陷了。太阴系统,有太阴经和脾、肺。脾,是分解和吸收精、营、卫气的器官。肺呢,是输送营养物质的发动机。这两者的沦陷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患者的营养来源和输送环节都衰退了。少阴系统又有什么呢?少阴经、心、肾。因为上面太阴系统的沦陷,患者的营养供给十分匮乏,所以,心、肾也都出现了功能上的衰退。图片脉微弱,说明心脏功能衰退了。脉摸起来细,说明血流量减少了。患者总是没什么精神,怕冷,手脚冰凉,说明啥?说明运行于阳跷脉的卫气少了。少阴阳虚,卫气少了,卫阳失固,所以藩篱失守,寒邪才能深入少阴。所以,要解决这些,必须要温,才能消而去之。寒邪,必须温才能化,越凉越化不好。必须达到三焦宣畅,病从卫分而出。还得从卫分解,不然的话不行。所以,“行气阳明汤”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升阳,调气机,化寒凝这么个方法。图片让已经入到了营分的病,让它还透到卫分上来。把这些个虚要给升提起来,把患者的气、中阳给提起来,就用这么个方法。要是患者的脾胃差得厉害,影响了进食或服药,还得先设专药专方,纠正脾胃功能,先顾护胃气。所以,脾胃症状,决定了治疗的缓与急。一部分小脑萎缩患者,脾胃很虚。而且,在虚的基础上,患者血运不佳,形成了淤血。有了淤血,头就会晕,就会疼,舌头上就有瘀斑。而气虚,必然进一步带来气滞。气不足啊,它推不动啊,所以郁滞。气滞了,患者就胃胀,消化不好。图片这个时候,如果去把一下患者的脉,会发现脉象浮滑,滑脉,尺脉沉细。滑脉,一般主痰湿。这就是脾虚。而尺脉呢?主的是肾。加上患者四肢不温,不耐风寒,可见肾阳也不足。肾阳不足,必然温煦失常,患者的脾阳就会不足,这又是脾虚的一个因由。所以,这类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脾肾阳虚。从这方面来讲,在脑萎缩的治疗上,“行气阳明汤”会有一个先后天并补的过程。附子之功在先天,温中之功在后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