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安全度过化疗间歇期

2024年05月29日 1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合理安排化疗后饮食,适量适度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是安全度过化疗间歇期的基本保障

化疗后应加强营养,饮食循序渐进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清淡半流食过度到普食

食物加工方法以炖、煮、蒸为主

化疗后常存在消化道不适症状,需经常变换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以增加食欲

加强营养不代表肆无忌惮

加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防寒保暖 , 根据

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开窗通风2, 30分钟/

避免接触感冒等正患传染性疾病者;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

休养生息也需要适量运动

根据病情及自我感觉,做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度以感觉到精力充足, 不疲劳为宜

被动锻炼, 推拿按摩、四肢的伸缩和抬高运动、躯体。翻转、呼吸运动、仰卧起坐等

 户外活动。散步、下象棋、读书看报,陪家人旅游、

      购物、买菜等

做好日常护理记录

注意局部卫生

导管是否固定牢固

监测体温

正确测量臂围

PICC留置管手臂不可以测血压

劳逸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多饮水,防止血液粘稠度高形成血栓,堵塞导管

定时到医院

冲封管、更换贴膜

检查导管是否处于置管刻度、是否有位移

贴膜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痒感、水泡、皮疹等过敏表现

穿刺点是否有分泌物

手臂是否肿胀是否有静脉炎表现等

化疗间歇期虽然没有化疗药物的侵扰,但它们的毒副作用影响持久,这一阶段尤其需要警惕的就是骨髓抑制,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管理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后引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降低,即基于实验室的血常规结果提示ANC<2.0×109/L,是骨髓抑制性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是最主要的临床并发症 

预防性使用CSF,加强不良反应护理

G-CSF治疗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骨痛,发生率为10%-30%

采用推拿及热敷等方式进行消肿止痛治疗;通过听音乐、看报、下棋、冥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感

若为剧烈疼痛、出现呼吸困难或神经     系统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师报告 

骨痛防治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他选择:抗组胺药、阿片类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则考虑降低G-CSF剂量 

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长者可有肺部、胃肠道、血液感染

需注意骨髓穿刺部位、肌肉注射部位、甲沟、血管插管处

定期监测,及早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染的蛛丝马迹

加强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严守安全防线

每天观察口腔黏膜情况,注意口腔粘膜及牙龈色泽 、有无溃疡及感染

经常做张口示齿运动,使口腔黏膜皱襞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生长环境 

晨起 、饭后 、睡前坚持用碱性水漱口含漱 ,保持口腔清洁 、湿润

选择柔软的牙刷刷牙,避免对牙龈造成损伤

 


0